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,引发皮肤、黏膜、组织等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,而凝血是指血液凝固,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由正常状态转变为不正常的一种现象。因此,溶血和凝血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生机制不同、临床表现不同、治疗方式不同等。
1、发生机制不同: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,超过骨髓的正常造血能力,可由红细胞自身异常、红细胞受到损伤等因素导致,可引发机体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,如黄疸、脾肿大等。而凝血是指机体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,导致血液凝固,血液成分发生改变,而不管红细胞是否破裂;
2、临床表现不同:溶血患者主要表现为黄疸、腰痛、脾肿大等溶血性贫血症状,还可出现寒战、高热、腰痛、血红蛋白尿、头痛、呕吐、嗜睡、昏迷等溶血反应。而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出血、乏力、面色苍白、贫血等症状;
3、治疗方式不同:溶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、地塞米松、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,是可有效缓解溶血引起的不适症状。还可进行输血治疗,若效果不佳,可进行脾切除治疗。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一般需要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、琥珀酸亚铁等药物进行治疗,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,如脾切除术等;
4、其他:溶血和凝血除了有以上常见表现外,还可能有其他表现,如新生儿溶血,可有皮肤黄染、贫血、水肿等表现,严重时可能会有胆汁红素升高、肝功能受损等表现。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前往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